破茧·深耕·向光 for 开智10周年

250803

初识开智

刷到开智即将迎来10周年的消息,我不禁回想起与阳老师的初识,思绪一下子回到了2017年。那时,我刚从象牙塔毕业,满怀热血与理想,踏上了返回广东的旅程。然而,学校到职场的过渡,让我深刻体会到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。

那时的我,甚至连「产品经理」这个词都还未听说过。入职半年后,这种认知落差愈发明显——我仿佛站在迷雾中,看不清工作的价值,也开始怀疑脚下的路是否能通向理想的彼岸。曾经的理想主义一点点坍塌,内心的火焰也逐渐熄灭。我开始迷失,不知道该做什么,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做。

在这样的迷茫中,一位大学挚友向我推荐了阳志平老师。他说:“这里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。”那时,我第一次接触到阳老师的思想,开始从他的“心智工具箱”一篇篇文章中汲取力量。这些文字初读时如细雨润石,虽不惊涛拍岸,却在心底泛起层层涟漪。回望来路,那些看似零散的启发,如同星子落入暗夜,最终在反复碰撞中,慢慢照亮了我的困顿。

我开始重新审视工作与生活,甚至对未来的态度也有所转变。后来,我学习了阳老师的系统性思想,重构了自己的底层认知,并在迷茫中逐步找到了前行的方向。

蛇走潜行

“鹰击长空,蛇行千里”,这是阳志平老师在工作谈中提到的一个比喻。第一次读到时,我便被深深触动。这个比喻让我意识到,职业生涯初期,作为一个草根,应该放下浮躁的幻想,专注于寻找真正的机会。鹰能翱翔天际,但那种迅猛和远大的目标,未必适合职业初期的我。蛇在草间潜行,悄无声息地积蓄力量,更容易逐步实现目标。

结合人生资本论,我逐渐明白,人生的成功不仅依赖知识的积累,还需要在心理资本、社会资本等方面长期投资。心理资本是内在的力量,社会资本则是与外部资源的整合。各种资本可以相互渗透、彼此滋养。

阳老师提醒我们,人生资本的积累是一个长期过程。只有不断增强内在资本,才能在复杂社会中站稳脚跟。意识到这一点后,我开始调整职业规划,摒弃虚无的幻想,更专注于长期的资源积累和整合。在擅长或感兴趣的领域深耕,以更高的研究密度和更厚重的作品,逐步扎下根基,形成自己的根据地。

2023年夏天,蝉鸣漫过窗台。一则新闻跳入眼帘——“GPT-4来了”。原来,技术的浪潮早已在静默中翻开新的一页。

AI浪潮

GPT-4横空出世,让2023年成为AI时代的分水岭。记得消息刚刚公布,阳老师敏锐捕捉到技术浪潮的先声,立刻带领我们转向AI。他亲自拆解大模型原理,策划42share的GPT挑战赛,并用密集的实践带我们探索AI的能力边界。

通过这些实践,我们不仅摸清了AI的边界,也在探索中建立了对其运行逻辑的基本认知。更重要的是,我们开始尝试用AI创作作品,探索在各领域中的新可能。

这段经历,是我转型的关键点。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尝试,我很快成为公司里第一批用AI工具提升效率的人,也借助Dify为身边的亲友设计了个性化工具。

从最初的探索,到如今能高效运用AI,这不仅是一次技术学习,更是认知和思维模式的全面升级。这不仅让我释放了个人工作的巨大能效,也为职业发展打开了新天地。凭借这段时间的先行一步,我顺利转入AI相关行业,深入探索垂直领域的AI应用。

这些实践让我逐渐意识到,AI不仅是提升效率的工具,更是推动创新与变革的引擎。而这一切,都源于阳老师带领下的每一次尝试。

在AI浪潮中实现能力跃迁的同时,另一条隐秘的成长线索也在悄然展开——我对“人”的探索,从未停止。

行为分析

行为分析一直是我渴望深入研究的领域。从小学起,我就常常思考,为什么人们会做出某些行为?如何改变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模式?这种对人性的好奇,曾让我在大学时几乎选择心理学专业。

虽然最终没有选择这条路,但对人性的兴趣始终未减。至今,我书架上最显眼的位置还留着一方天地——从《思考,快与慢》到《超越智商》,从《心流》到《动机心理学》。这些书脊上的名字,像一串脚印,记录着一个对人性充满好奇的年轻人,如何一步步靠近答案。

随着职业生涯的展开,我从技术岗位转向产品经理、企划和大客户经理等职位,接触了大量与人打交道的工作。这些角色让我意识到,尽管与人互动让我有所成长,我却始终未能系统理解人类行为的深层原因。

直到接触到阳志平老师的行为分析课程,我才真正找到了内心的方向。那种豁然开朗,如久旱逢甘霖。还记得那时,虽然常常工作到十点以后,我仍会在下班后打开开智学堂学到凌晨两点。那些知识像火种,在深夜里点燃我的心。

开智的行为分析课程为我提供了完整的科学认知框架,帮助我系统理解人类行为的本质。通过大五模型、三商、动机偏好等科学评价体系,结合情境和叙事,以情绪为线索,让我能解构人类行为背后的认知和动机。这一体系下,我不仅更深刻地理解了自己,也学会了与自己和解。知人知己,成人成己。同时,它还帮助我更好地解读他人的行为,懂得如何通过情境改变、资本变换等方式,去影响和引导他人的选择。

记得上完行为分析课后不久,阳老师提出要培养人生发展咨询师。那一瞬间,内心的渴望突然破土而出,像春芽顶破冻土般清晰。记得在知识星球上看到这个消息时,我激动地写下了几百字的留言。

第一次听到“人生发展咨询师”这个词,我的内心如被重锤叩响:“这就是我要做的事!”那个声音穿透所有喧嚣,在心底激起回响。那种感觉,宛如《千面英雄》中描述的英雄召唤。那一刻,我意识到,自己找到了与内心使命契合的职业理想。

但在与阳志平老师深入沟通后,我决定脚踏实地走好眼前的路,结合行业认知,借助AI等工具积累人生资本。等到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,再转型为人生发展咨询师也不迟,或许会更加顺利。但无论如何,我内心的使命已悄然觉醒,成为指引我前行的灯塔。

感谢开智与阳老师

回望成长的旅程,心中满是感激。正是阳志平老师和开智学堂,给了我在迷茫中的方向和力量。那些年,我在人生的迷雾中徘徊,为找不到目标而焦虑。

自从接触阳老师的思想,我的世界逐渐明朗。信息分析、决策分析、阅读方法、人生资本等科学体系,为我点燃了理性与感性的火花,让我学会在复杂社会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。

学习行为分析和人生发展学,并接受阳老师的人生发展咨询后,我终于找到了内心的使命。那一刻,仿佛灵魂深处的召唤被激活,内心的渴望与对人性的热爱完美契合。我不再纠结是否能胜任,因为我明白,成长与使命早已在潜移默化中被开智学堂和阳老师赋予力量。

感谢这些年与开智学堂同行的时光,是这段学习与实践,让我变得更成熟自信,也让我在积累人生资本的过程中,找到了自己的独特位置。无论未来如何变幻,最初那簇微光早已长成火炬。它不会熄灭,只会在岁月中愈发明亮,为我照亮更远的前方。